欠薪是劳动者的急难愁盼。今年以来,贺兰县人民法院综合运用先行调解、“一保两促”等多元解纷举措,审结涉劳动争议、劳务合同纠纷362件,为345名劳动者成功维权,讨回欠薪共计442.55万元。
“感谢法官,仅用3天就帮我解决了19年的烦心事!”七旬老人王某向法官连连道谢。19年前,王某在同村某公司做推土机劳务工作,公司拖欠其5800余元迟迟未付,王某诉至贺兰县法院。针对王某年事已高、诉讼能力较弱等实际困难,法官立即启动先行调解程序,联系公司核实情况。法官释法析理,向公司释明应如约支付劳动者薪资以及长期拖欠工资的违约后果,仅用1个多小时便促成双方就还款方案达成一致。从立案到欠款全额履行到位,仅用时3天。
针对身患渐冻症的孙某某被拖欠6500元大棚安装尾款,且被告徐某失联的情况,法官一方面果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,为孙某某的权益兑现筑牢保障;另一方面全力寻人,通过电话联系、实地走访,锁定徐某住所,并通知其到法院处理纠纷。调解过程中,法官向徐某讲清拖欠工资应负的法律责任,同时讲述孙某某急需用钱的紧迫处境,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经法官督促履行,徐某限期付清全款。
老赵退休后被某公司拖欠返聘工资上万元,讨薪遇困的他诉至贺兰县法院。面对账目不清的复杂情形,法官依托“共享法庭”深入企业现场。庭审中,法官严谨核验考勤、细查支付账目。当企业试图以“无需缴社保”为由扣减薪酬时,法官清晰释明:劳务关系中所谓的“社保补贴”为工资构成,不可擅减;退休返聘虽不建立劳动关系,但双方自愿签订的劳务报酬条款具有法律强制力。法官引用案例释法析理,耐心疏导,最终促使企业当场履行支付义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