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诚信纳税融入企业基因,它便不再是成本,而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通行证。
“诚信纳税就像我们的ISO认证,是企业行稳致远的生命线。”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龙说,近年来,在银川经开区税务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,企业通过制度约束、技术赋能,不仅守住了合规底线,还连续三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,切实将税收红利转化为创新动力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。
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一工机器人独创了 “精准匹配” 和 “双重复核” 制度。企业生产部门依据 BOM(物料清单)严格对应原材料与产成品,确保进项税与销项税契合业务实质。“每月末,财务人员会进行 ‘双重复核’,一人录入数据后,另一人比对发票、银行流水与合同,确认一致后才存档。”王小龙说,如今,借助电子发票系统自动校验等技术手段,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,还大幅缩短了月度税务复核时间,准确率达100%
机器人生产要精准,税务管理更要精准。为了帮助企业减轻动态监测高新技术企业指标带来的压力,银川经开区税务局通过定期上门解读政策要点,指导企业建立研发费用占比预警模型,动态监测研发费用占比、知识产权等关键指标,确保企业持续符合享受15%企业所得税率的条件。同时,在依法合规经营中,一工机器人在经开区税务局的帮扶指导下,引入税务师事务所,帮助企业开展了“基础税务健康检查”,重点排查发票异常、申报表逻辑错误等低级风险,为企业精准定位潜在税务隐患,筑牢税务合规防线。
税费优惠精准直达,助力企业向“新”提“智”。近三年,一工机器人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等税费减免627万元。这些资金支撑企业实施了IRCM机器人柔性制造技改项目,完成了国内首套RGV机器人系统的研发,该产品的推出也实现了国产替代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动力。
下一步,银川经开区税务局将持续发力,通过创新服务举措、提高服务质效,努力推出更多定制化辅导,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,切实将税收红利转化为技术“硬实力”,为企业技术创新、产业升级蓄势赋能,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。